2018年6月29日,西城區第五屆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志愿者招募活動在西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正式啟動。本屆非遺傳承人志愿者招募共有5個項目,包括護國寺清真小吃制作技藝、木板年畫、娟人制作技藝、京作核雕、北京宮廷團扇項目。啟動儀式現場不僅有往屆優秀非遺項目的現場展示制作,還有精彩的口技和京都北韻禪樂表演。
西城區作為北京建城肇始之地,今之首都功能核心區,歷史底蘊深邃,文化積淀深厚,現有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36項、北京市級非遺保護項目67項,西城區級非遺保護項目208項,各級代表性傳承人200余人,是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大區。隨著時間的推移、城市的發展,人們生活節奏不斷加快,文化生態環境不斷變遷,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逐漸淡化出人們的生活,代表性傳承人年齡偏大、個別項目傳承人數量較少,成了影響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的重要因素。
針對這一現狀,西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在西城區文化委員會指導下,于2014年啟動“民間瑰寶·記憶西城”西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志愿者招募活動,面向社會公開招募傳承志愿者,與代表性傳承人進行近距離體驗、傳習24課時,以期通過此舉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進一步完善傳承人梯隊建設工作,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得到更好的弘揚與傳承。
項目開展四年期間(2014-2017年),先后遴選出北京宮毯織造技藝、北京刻瓷、裕氏草編、彩塑京劇臉譜、戲曲盔頭制作技藝、北京內畫鼻煙壺、曹氏風箏、傳統燈彩、護國寺清真小吃制作技藝(寒食十三絕)、天橋穆派戲法、北京鬃人、北京仿古瓷、曲藝(北京琴書、京韻大鼓)、蠟果制作技藝、烤肉季烤羊肉制作技藝、京胡制作技藝口技,京都北韻禪樂、北京彩塑、曲園酒樓湘菜制作技藝和彩砂工藝這21個非遺項目進行了公開招募,共計千余人報名,培養傳承志愿者211人。
繼前四屆招募活動的成功舉辦并取得熱烈社會反響后,西城區第五屆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志愿者招募再度起航,于6月29日正式啟動。歡迎對護國寺清真小吃制作技藝、木板年畫、娟人制作技藝、京作核雕、北京宮廷團扇這五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有興趣的廣大市民積極參與,通過關注西城非遺官方微信“西城非遺”進入公眾號,將姓名、職業、年齡、電話、報選項目等信息回復到公眾號即可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