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交叉科學技術研究院
前沿交叉科學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前沿院)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張躍教授任首席科學家,是我國較早從事低維材料研究并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科研團隊之一,有著深厚的積累和創新能力。
前沿院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與世界科技前沿,解決國家“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瓶頸,圍繞未來核心技術、先進納米材料、人工智能、電子信息、能源環境和生物醫療等國家戰略方向,融合材料、物理、化學、能源、信息等學科特色優勢,秉承“高起點、厚基礎、重交叉、聚前沿、強實踐、廣視野”的多維度人才培養理念,致力于打造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建成國際一流的前沿交叉學科研究平臺與創新人才培養基地,引領納米材料研發模式變革,助力“智能傳感核心技術、先進制程戰略技術、能源環境關鍵技術”等國家安全戰略領域的發展。
前沿院重視產學研深度融合,形成了“創新鏈”與“產業鏈”雙鏈融合的“學科+產業”發展新模式,建立了完善的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機制,發展了制氫裝備關鍵催化技術、二維材料精準轉移技術、醫工交叉技術等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致力于補足國家“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短板,解決前沿交叉領域國家安全戰略需求的關鍵問題,推動國民經濟建設和相關行業的技術進步。
按照北京科技大學前沿交叉科學技術研究院招聘工作的整體安排,現啟動2025年度教學科研崗位招聘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崗位需求
用人單位 |
一級學科 |
北京科技大學 前沿交叉科學技術研究院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物理學 |
|
化學 |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
信息與通訊工程 |
基本條件
1.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質,擁護中國共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高等教育事業,具有較強的責任感、敬業精神和奉獻意識。身心健康,品行端正,遵紀守法,無任何不良記錄。
2.應聘人員原則上應具有博士學位,可以是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出站人員、留學回國人員或京內調入人員,年齡在35周歲以下。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人員,年齡要求可適當放寬。符合學校高層次人才引進條件的人員,按照學校有關政策執行。
3.具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人員不得報考:
(1)受過刑事處罰、黨紀政紀處分的;
(2)正在接受紀律審查、涉嫌違法犯罪正在接受司法調查尚未作出結論的;
(3)曾在各級公職人員招考中被認定有舞弊等嚴重違反考試錄用紀律行為的;
(4)被依法列入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的;
(5)曾有學術不端等不良行為的;
(6)在校期間受過院系及以上單位處分的;
(7)聘用后構成回避關系的;
(8)具有其他不良行為記錄的。
招聘程序
1.應聘人員網上投遞簡歷。即日起,接收簡歷投遞。應聘人員登錄http://rczp.ustb.edu.cn注冊并申請相應崗位。同步發送郵件,接收郵箱為[email protected]。
2.研究院根據崗位需求及應聘者情況,進行資格審核。
3.研究院按程序組織面試、試講、綜合考察等相關環節。
4.人事處按照學校相關規定和程序,確定接收人選。
其他
1.擬聘人員如無博士后工作經歷,原則上須在學校設立的博士后科研流動站進行研究工作。擬聘人員應具有博士學位,獲得博士學位一般不超過3年,年齡在35周歲(含)以下。
2.對于符合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在京就業落戶要求的海外院校留學歸國人員,并選擇不再入站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學校可協助為其辦理在京落戶事宜,并于正式落戶后按照事業編制人員管理。
學校簡介
北京科技大學于1952年由天津大學(原北洋大學)、清華大學等6所國內著名大學的礦冶系科組建而成,現已發展成為以工為主,工、理、管、文、經、法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全國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學校之一。
1997年5月,學校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行列。2006年,學校成為首批“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2014年,學校牽頭的,以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大學為核心高校的“鋼鐵共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成功入選國家“2011計劃”。2017年,學校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2018年,學校獲批國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高校。作為首批在雄安建設新校區的高校之一,學校將以雄安校區建設為重大契機,推動北京校區和雄安校區“一校兩區,協同發展”。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